近日,云南水泥建材集團暨華潤建材科技華西大區2023年銷售工作總結會召開。會上提出了一些重要觀點,經整理大致如下:1.搶份額、有價格,份額是基礎、贏利是目的。保障好核心市場高份額,提高行業地位,既要做到產能發揮率區域第一,還要保持市場份額第一,并維持核心市場的品牌溢價。2.推錯峰,促競合。積極推動、落實錯峰生產,調節供需矛盾,引領行業健康發展,追求行業的共生共贏。3.加強對競爭對手的關注。主動分析區域內主要競爭對手市場策略,既要順勢而為主動復價,也要貼近市場主動調價。4.加強非價格競爭手段的運用。從提升產品質量、服務客戶能力、戰略合作等方面著手,探索運用更多競爭模式。可以看到,云南水泥建材集團和華潤建材科技華西大區不僅將維持、搶占份額作為主要任務,還要有價格;不僅要加強競爭力、全力以赴搶市場,還要促進競合、實現行業共贏。對此,筆者不禁產生疑問:搶份額、加強競爭與促競合、求共贏是否矛盾?要保證產能發揮率處于高位,就注定企業要在規定的錯峰天數外盡量多產多銷、減少停窯,需求不變甚至減少的情況下,增加的供給就只能通過開拓市場、提升份額來消化。在需求收緊的大背景下,市場競爭尤為激烈,全國水泥價格普遍在成本線附近低位運行,水泥行業利潤也被極度壓縮。價格極低的情況下,水泥企業更加需要通過“走量”來維持利潤。近段時間,冀東、華潤等企業均公開表示,份額將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。“蛋糕”越來越小的情況下,你想要“多吃一口”,其他人就不得不“少吃”。最起碼在份額這件事上,筆者認為不存在“共生共贏”的可能性,水泥行業的“份額之戰”恐怕只會愈演愈烈。過度追求市場份額而忽略價格維護,容易陷入低價競爭的漩渦,不僅損害企業利潤,也對行業健康發展產生負面影響。當然,市場份額的擴張并不意味著一定要犧牲價格來達成。上面也提到:“加強非價格競爭手段的運用,從提升產品質量、服務客戶能力、戰略合作等方面著手,探索運用更多競爭模式”。根據市場需求和區域特性調節營銷策略,并通過提升服務客戶能力和深化戰略合作來構建非價格競爭壁壘,從而實現市場份額與合理溢價的兼顧。只是,在市場需求嚴重下滑,下游市場艱難求生的背景,非價格競爭手段能夠為企業提升市場份額帶來多大的幫助呢?在“僧多粥少”的行業態勢下,實現行業共贏的難度較大,對于企業來說,在穩定和拓展市場份額的基礎上,謀求相對合理的價格才或是市場下行期市場策略的核心。
當前,全國市場需求萎縮,盈利能力減弱。水泥企業該如何度過?未來還將面對哪些挑戰和機遇?
文章來源:轉載水泥網APP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供學習和交流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