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集團動態 News Information

砂石市場,憑什么底氣十足?【行業調研萬里行06】
發稿時間:2015-10-30
不理想的建材行業
不差錢的砂石企業
上游砂石,憑什么底氣十足?
商砼有沒有可能從中掘出金子?
調研報告之六:
上游砂石行業為何毫無冷意?
本篇主要講砂石行業現狀,商砼可進駐的空間及困難所在
10月12日,作為一枚剛接觸建筑建材的新人,能有機會跟著大部隊出外調研,心情甚是雀躍。初到京城,我們便成功約到中國砂石協會,了解商砼老板最關心的上游市場。
和咱們砼行一樣,砂石人也是一群非常務實、有智慧的人。在整個行業的冬天,他們為何能厚積薄發,毫無冷意?砂石行業看似簡單,卻令不少老板自信滿滿而來,鎩羽而歸?短暫的交談,讓我對砂石行業有了一番新的認識。

不差錢:行業冬天,砂石居然不冷?
近兩年,中國建材行業一直不大景氣。就拿咱們商品混凝土行業來說,雖然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,行業沒有虧損。可實際上,許多企業都積壓了許多應收款。甚至有企業被拖欠的款項高達上億。但,就在這么不理想的行業大環境下,一直為眾人所忽視的砂石行業卻很少有企業賠錢,也都不欠錢。憑什么?
“砂石是工程建設的剛需原料,生意買賣基本是現款現貨。砂石企業都不差錢。”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底氣十足地說道,砂石不像水泥有保質期,也不像混凝土,攪拌好了就得馬上送到工地去。它耐得住時間的打磨,禁得住日曬雨淋,也不怕自然災害,還不怕被偷(砂石塊大笨重,想要運走,難度也是挺大的)。
“一噸砂石只賺幾塊錢。砂石生意雖然薄利,但靠走量,整體收益也不比炙手可熱的房地產差。”國內某砂石老板,從部隊轉業,曾在一個與建材相關的單位工作。后來,他下海經商,憑著對建材的了解,經銷水泥、建材等產品,賺到了第一桶金。而后,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,也開始進入砂石行業,積累經驗。他說,我白手起家,如果沒有做砂石生意,就不會發展到今天。現在大家都瞧不起這個行業,競爭不激烈。誰能提前拿下有限資源且技術成熟,就能搶占先機。加上任何基建都需要用到砂石,市場前景非常好。
有盼頭:機制砂、再生骨料還有空間
傳統砂石,是一個極度依賴天然的行業。以往幾乎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取之天然。而砂石老板主要負責開采和運輸已經過大自然打磨的砂石。天然砂石的缺點是質量不好控制。同一批次的砂石,大小會不一樣;而不同批次的砂石,比如說同一條河,不同河段開采的砂石,成分都可能會有區別。
“如今,砂石行業的變化日新月異。幾個月就有一個變化。不像傳統的一些產業,已經發展得差不多了,再怎么變也都變化不大。”胡幼奕會長說,現在即便是行情大好,砂石老板仍居安思危。
最近幾年,他們積極向機制砂迅速轉型。通過工業化的機械生產,提高生產效率,并對成品砂石的質量進行了有效的控制。同時,砂石產業開始向綠色環保的再生骨料延伸。目前基于對各種材料的考慮,國內的再生骨料占總骨料的比重最多不能超過30%。“在技術上已經可以實現,將建筑垃圾制作成骨料。但拆房子、建筑垃圾回收、再生骨料制作等整個體系有待完善。”胡幼奕會長表示,未來,再生骨料的發展前景可期。
被看“低”的門檻:不但拼資源、技術,還要考老板智慧
砂石行業發展大好,許多建材行業的老板們開始將目光轉向這個曾經“誰都瞧不上”的行業。但是許多老板進入了之后,卻發現要進軍砂石行業并非易事,屢屢碰壁。原因何在?
第一,砂石行業對資源的依賴比較大。隨著砂石行業的發展,許多砂石老板已先行買下優質資源。后來者想在這個資源市場尋找新空間,并非易事。
第二,砂石的大小有講究。若是砂石成品太小,生產成本過高。并且下游攪拌站根據自身的用途,對砂石的大小規格也都有要求,過粗或者太細都不行。因此,對于砂石生產,除了擁有優質資源,還要有技術,將其制成符合市場的成品。
第三,跟其他行業比,砂石這個行業比較特殊。它強調的是資源協調,牽一發動全身。 “一個農村老太太,就能搞得你停產。”胡幼奕會長說到,每一個環節處理不當,都有可能導致停產。老板們要調用全身的智慧,才能確保正常運作。而憑借著如此強的協調能力,老板似乎無往不利,完美地處理突發事件。這也讓他們成為了大家眼里口中的“全能王”。
看似容易,確難入其門。商砼老板,如何打造砂石航母,技術、資源、設備、政策,“全能王”如何有效整合與利用?你還有機會嗎?
更多資訊,歡迎關注2015年12月10日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2015年第十二屆全國商品混凝土“轉型與升級”交流大會。屆時,胡幼奕會長將與大家一起深度剖析砂石產業,打開“走向砂石的秘徑”。
調研仍在繼續,更多精彩內容,請關注我們的后續報道!